中国文化产业 > 头条新闻 > 行业新闻 >

头条新闻

擘画艺术科技宏图,探索文创设计新业态

2023-10-17 17:27    来源:中国网     编辑:黄丽

文创设计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纽带,以创新性手段激活了传统美学的时代生命力。文创设计产品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,展现了传统美学的广阔发展空间,也是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全新表达。经过多年发展,文创设计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如何进一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,为传统中式美学注入当代价值与鲜活生机,是当今文创设计界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。

南阳理工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宋夏,曾受邀加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、中华美学学会等行业组织,深耕视觉设计多年,秉持“形式与功能完美融合”和“以用户为中心”的理念,主导完成了数十项校企及商业项目,覆盖视觉设计、影像创作、交互设计等领域。影像创作上,她为国家电网制作MG动画,将动画与电力检修科普结合,用独特视觉语言把复杂检修流程转化为有趣动画,辨识度高,引发情感共鸣,开辟了电力科普新路径。视觉设计方面,她多次参与河南迈松医疗设备公司品牌推广设计,塑造出优质品牌形象,提升品牌价值,助力企业竞争。品牌视觉设计中,她在河南旅游项目中从游客体验出发,融合文化特色与现代设计,打造地域文化视觉元素,推动旅游项目品牌建设。交互设计领域,她负责河南金路德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产品UI界面设计,优化界面和操作流程,提升人机互动体验,增强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。此外,宋夏精心打磨的南阳汉画馆《画说汉画》数字动画,突出汉画主题,幽默解说传统文化,为传统壁画注入新的活力,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,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达尝试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
在2020年艺术设计学院更名为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这一年,宋夏迎来了自身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。她牢牢锁定新媒体设计、交互设计、文创设计,全身心投入新课程建设。众所周知,新课程建设困难重重,知识快速更新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是两大主要障碍。面对这些挑战,宋夏积极应对,迎难而上。她定期参加行业培训和学术会议,追踪前沿成果与技术,及时更新课程内容,保持课程先进性。加强与企业合作,拓展项目和实习资源,借助网络平台和开源项目丰富实践素材。与传统课程相比,她主导的艺术与科技融合课程优势突出,既拓展了知识边界、融合艺术与科技思维,又激发了创新、满足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,还强化了实践应用,大大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“艺术思维的感性、发散与科技思维的理性、逻辑相互激发,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,从而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,这有利于培养出独特的创新能力,也是传统单一学科课程难以实现的。”宋夏补充道。
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。在宋夏看来,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,人工智能与文创融合将加快推进内容智能创作、精准推荐和个性化定制。伴随着VR、AR技术的广泛应用,将会带来如VR博物馆、AR游戏等沉浸式体验。跨文化融合更加频繁,如文创与旅游、餐饮、时尚等行业的结合,推出主题公园、文创美食、联名服饰等产品,通过IP授权和衍生开发,打造出多元化的文创生态,进一步推动全球文化交流。

凭借前瞻性眼光和创新精神,宋夏作为数字文创设计领域的探索者,站在行业前沿思考产业发展,未来她将一如既往献身数字文创领域,进一步探索艺术+科技的创新融合,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创造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文化成果,激励更多人在这一充满潜力的领域奋勇前行,共同绘制数字文创的美好新蓝图。(李明磊/文)
 



备案编号:粤ICP备14056205号-4 Copyright © cnci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