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29日晚八点,科学传播公益项目“高山科学经典”直播间邀请到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蒋澈,北京林业大学教授、《林奈传》译者徐保军,商务印书馆副编审熊姣,一起导读《林奈传》。
每一种花、每一种草、每一个动物有自己独特的名字,甚至还有不少别名、雅名。以玉米为例,仅是中国各个省份就演绎出了十几种各具特色的俗称。但对于科学家来讲,每一个物种其实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拉丁文学名(如,玉米拉丁学是Zea mays L.),那么这个生物学学名是怎么来的呢?
源于林奈创立的生物分类体系和命名方式,自他起,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有了“名”和“姓”。
直播中,导读嘉宾蒋澈老师介绍到:“林奈的分类学体系其实非常简单,但这个简单的结果却是那个时代重要的创新,他制定了5个分类阶元:纲、目、属、种和变种。在林奈之前的其他博物学家没有成体系的分类阶元观念,在实践中一般只粗糙地用‘种’和‘属’两个概念。”
除此之外,林奈提出的为动植物科学命名的“双名法”也是其重大贡献,“用‘双名法’指称生物会用到两个名字,一个是‘属名’,还有一个是代表着这个特定物种的‘种加词’,就好像人的‘姓’和‘名’。”统一以拉丁文标识。
蒋澈老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直播间
林奈共计为大约4400种动物和7700种植物创造了国际通用的拉丁文名字,他的《植物种志》《自然系统》分别成为现代植物命名法、动物命名法的起点,也影响了包括达尔文和孟德尔在内的几代杰出的科学家。
因其杰出的贡献,林奈的头像被印在了瑞典纸币上,他是瑞典的民族英雄,也是人们眼中的“植物学王子”。然而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,林奈可能是一个被遗忘的人物,或者只是在生物课本上出现过的名字,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林奈是怎样一个人。
《林奈传:才华横溢的博物学家》(简称《林奈传》)用通俗易懂的文字,鲜活再现了林奈坦荡的一生,刻画了他矛盾又神秘的性格,营造了一个勤勉、诗意、有条不紊、天才、坚韧的科学家形象。
林奈父亲是牧师,曾被家人送去学医,但因对植物的爱好,最终走上了博物学研究之路。蒋澈老师介绍到:“林奈对植物的爱好实际上贯穿其整个生命历程,他被誉为‘植物学家中的王子’‘第二亚当’,而今天的科学教材把他称为‘近代生物分类学之父’。”
林奈为何会在分类与命名上获得如此重要的成就?
圆桌嘉宾徐保军教授分析到:“林奈所在的时代,西方国家急速扩张,海量的物种出现在人们面前,他们需要确立一个快速有效的标准来对物种进行分类。林奈分类的最初目标是寻求自然世界的秩序,并且将这种秩序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。”
徐保军教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
17、18世纪是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,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,大量动植物新品种被带回欧洲。然而当时的博物学家们对植物的分类及命名各成一派,往往导致同名异物、同物异名的现象出现,而且通常还是不同的语言。人们并没有一种恰当的分类方式和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。直到瑞典生物学家林奈(Carl Linnaeus)提出科学的分类体系和命名法,这一混乱状况才最终结束,其贡献影响至今。那在林奈看来,最好的命名有哪些标准?
“一是最能够体现这个生物本身的‘本质’特征,比如说它的花是什么样子的,就直接按照花的特征来命名;其次可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,比如以希腊罗马神话人物命名,这是被认为很文雅的,能够唤起欧洲人的某些想象;第三是以植物学家或者对植物学做出贡献的人来命名。这三种名字很适合做植物名称的‘属名’或者‘种加词’。”蒋澈老师分析到。
主持人兼圆桌嘉宾熊姣老师对第二点补充到:“林奈给植物命名时反对用一些地方的俗名,他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破除的。”
熊姣老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直播间
中国也有自己的博物知识。蒋澈老师在直播中分享到:“中国也有自己的博物学传统。比如对《诗经》《尔雅》等经典中的自然物的诠释与考证,这在乾嘉考据学时代极为兴盛,这是第一条线索。第二条线索是中国的本草学,比如从早期的《神农本草经》到晚明的《本草纲目》。其次还有方物之书、志怪之书,比如《山海经》、西晋张华的《博物志》和各种边地物产专书等等。农书与谱录是第三条重要的线索。此外,还有综合性的类书,它们类似西方的百科全书。”但蒋澈老师也感慨到:“这些都是古代中国博物学的资源,但是这几条线索在明清之前并没有被很好地捏合在一起。”
最后论及中西方博物学的发展,熊姣老师总结到:“历史上博物学是需要中西方交流的,然后才形成一个现代博物学体系。”
高山科学经典圆桌对谈
与科学家一起读好书,“高山科学经典”是一个由高山书院发起的公益科学传播项目。邀请百位知名科学家每周导读一本科学经典书籍,引领公众参与阅读的大型科学传播公益项目,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、培育科学精神、传播科学思想。期望在全民学科学的时。背景下,高山科学经典能在科学传播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高山科学经典项目书单
高山科学经典的目标是,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,跨越地域、阶层、年龄、民族的界限,传播到每个角落、每个人心中。希望科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。与科学家们跨界对谈,让科学更有趣。
高山科学经典世界读书日发布会现场
未来,“高山科学经典”项目将打造三大重点产品:出版《高山科学经典》系列丛书;开展线上导读直播;沉淀专业级科学导读视频节目。达到出版、传播、教育多重效应。开展全民科学阅读,共同推动“科学复兴”,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,实现“公心大用”。